【數感生活—麻餅師傅告訴你,做餅也要懂數學】
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大陸安徽合肥的名產麻餅,師傅把做餅跟街頭藝術結合,將做餅的過程變成一場表演。
每次會把37片餅放在一個簍子裡甩,怎麼甩都是一個正六邊形,邊長是4片餅。
正六邊形跟37片餅有甚麼關係呢?仔細看,由上到下每一排依序是4、5、6、7、6、5、4個,加起來剛好是37片。
身為數感實驗室,我們在此提供餅家不同的選擇:
如果要小一點,那就是少掉最外圈,變成3、4、5、4、3,共是19片餅,邊長為3的正六邊形。
如果要大一點,就再追加一圈,變成5、6、7、8、9、8、7、6、5,是61片,邊長為5的正六邊形。
數感好友Mokai Chen推導出一個「甩餅公式」:
給定邊長n,需要3n(n-1)+1個餅,才能組成一個正六邊形。不妨以後甩餅還可以分師傅等級,越厲害的師傅可以甩n越大的狀況。
「三百年前有一位能甩出n=8的師傅,那真是了不起啊…」
或許以後可以聽到安徽當地的耆老這樣感嘆。
最後,為什麼那麼堅持正六邊形呢?
電視節目給了一個不太浪漫的說法:一來美觀,二來也防止師傅甩啊甩地就偷吃掉了一片,缺了個角總是很明顯吧。
生活中到處有數學,歡迎國中生、高中職生一起參與數學寫作,親身感受數學有趣實用的一面噢。
活動報名資訊:
http://numeracy.club/events/writingaward2018